“这是一个陈旧的话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更是一个需要尽快破解的话题。”1月15日,谈起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固体废物,政协委员罗万里连用3个“话题”,探讨如何为固废找“归宿”。
罗万里委员坦陈,宁东基地自2003年开发建设至今16年,煤炭、电力、煤化工三大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宁东基地固废主要采取填埋方式处理,费用高、占地多。罗万里委员建议,首先应在固废处理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开发上发力。按照政策规定减免相关企业的税费和过路过桥费,使固废综合利用产品价格下降,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尽快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支持固废企业提升研发实力和技术含量,使固废再利用产品上档次、产能上规模。在加快固废综合利用方面,可研究炉渣取代火山岩用于湿地建设、粉煤灰用于路桥工程路基铺垫材料、脱硫石膏用于盐碱土壤改良等综合利用的途径。探讨能否将宁东基地列为自治区利废综合新型墙体材料研发生产的重点发展领域和产业布局范围,倡导建筑行业使用固废综合利用产品,形成有活力的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还应加大行政监管和处罚力度,倒逼企业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合理征收环境税,促使现有排渣企业加速归还所欠旧账,用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罗万里委员建议,宁东基地新建电厂、煤化工等企业产生的工业固废必须由企业全部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不再欠新账。
本报记者 陈勇 赵锐 季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