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变金的传奇
信息来源:fenmeihui.com 时间: 2012-12-03 浏览次数:498
高瞻远瞩 建一流标杆园区
朔州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从一片“灰”色地带华丽变身为新型工业园区,这一让人惊叹不已的巨变是朔州市委、市政府落实省委、省政府“全循环、抓高端,推进工业新型化”发展战略,高瞻远瞩、果断决策的成果。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我们不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发展的文章。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高级化拓展,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做一篇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市场的大文章。”
山西省长王君强调:“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做到依托煤而不完全依赖煤,立足煤而超越煤,兴于煤而不困于煤。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模式,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主要支撑,按照“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思路,以国家和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各类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循环化发展。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走出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新路子。”
朔州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全市煤炭储量420多亿吨,煤电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的80%以上。朔州——这座晋北大地,雁门关外的年轻城市,担负着为京、津、唐等华北地区输送清洁能源的战略重任,号称华北地区的煤电之都。据悉,朔州现运行的电力装机容量624万千瓦,在建电力项目装机容量34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还有大批电力项目建成,到“十二五”末,朔州市煤炭产量要达到2.5亿吨,电力总装机容量可达2000万千瓦左右,其中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可达到1600万千瓦。随着煤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伴生出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国家提供了清洁能源,却牺牲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朔州市历年粉煤灰堆存量达到1.2亿吨,而且每年还以800万吨的数量增加着,到“十二五”末粉煤灰年排放量将达到1800万吨。这么数据惊人的工业固废物存在带给朔州很大的环境压力,这1亿多吨的粉煤灰,以灰场形式堆存,大量占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危害群众;刮风天灰尘滚滚,下雨天泥泞不堪,成为污染城市环境和土地农田的一大公害。如何变废为宝,变废物为资源,变环境压力为转型动力,是朔州多年来全力破解的重点难题。
如何摆脱“资源诅咒”的命运,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成为朔州的根本出路。朔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作为全市转型发展的突出抓手,倾全力加以推动。市委书记王茂设多次强调:“延长产业链,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粉煤灰的开发利用是重要突破口。”市委、市政府决定朔州在全省率先建设第一家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对朔州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山西省乃至全国也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4万亩,一期占地1.2万亩,总规划投资120亿元,年消化粉煤灰500万吨。已于去年4月开工建设,园区围绕转型发展和循环利用理念,立足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定位,用足用好国家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政策,高起点规划基础设施,高效率建设和优化投资环境,高标准引入和培育粉煤灰资源化利用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目前已有9个入园企业,园区按规划全部建成后实现工业产值150亿元,利税15亿元, 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
10月31日在朔州市召开全省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高层研讨会。任润厚副省长在会上指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一个世界难题,朔州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电产量大,资源优势明显,但煤电产业每年产生的大量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占用土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朔州市紧紧抓住工信部固废示范基地建设的机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初具规模,对促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栽好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古语云:凤凰栖高枝。为筑好这个“巢”,朔州市委市政府从多个方面入手,“筑巢引凤”显成效。
朔州市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作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力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建设,市财政先后投资2亿多元,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在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各项固废综合利用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30条地方性政策,并成立了由市长李正印任组长的领导组,明确凡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全部纳入资源综合利用类企业,享受国家相关的各类优惠政策,包括税费减免,在土地政策方面实行全征全返等。市委、市政府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鼓励政策,对引资人按引资额的1%进行奖励;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部由政府投资,政府从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聘请专家队伍免费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
园区建设以来,朔州市四大班子领导多次亲临园区调研指导,现场办公,解决项目建设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书记、市长更是多次深入园区现场指导。市长李正印在深入园区的国能神州高科技公司和中源伟业公司调研时,详细了解工程进展、产品研制及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情况,并和大家一起探讨、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要求。
市委书记王茂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朔州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是发展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工业新型化示范工程,也是转型跨越发展的重点项目。按照煤电化、煤化工的方向,着力打造煤—煤矸石—电、煤—电—粉煤灰—氧化铝(氧化硅)—铝和铝制品、煤化工、煤—煤矸石(粉煤灰、电厂脱硫石膏)—新材料等4条循环产业链。加大循环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园区于2010年开始规划,2011年建设,目前环园道路、雨水、污水排水、中心主干道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具备项目入园条件。园区位于神头二电厂储灰库东侧,一期占地面积1.2万亩,总投资120亿元,规划以粉煤灰为主的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有:粉煤灰提取白炭黑和氧化铝、新型建材(粉煤灰蒸压砖、砌块)、粉煤灰保温耐火材料、建筑陶瓷、粉煤灰塑性复合材料、城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六大类30个项目。园区现有9个企业入驻,总投资37.18亿元,入园项目分别为:北京大学和中源伟业公司产学研示范基地及粉煤灰陶瓷纤维、新型墙体项目;国能神州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项目;山西鹏程粉煤灰综合开发公司粉煤灰高铝轻质耐火砖项目;晋源新技术开发节能粉煤灰有限公司2亿块粉煤灰蒸压砖项目、30万方砌块项目、日产180方预拌混凝土站项目;万宝盛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城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山西煤运粉煤灰综合开发公司粉煤灰综合开发项目;山西恒万达科技有限公司耐火材料项目;朔州润臻新技术开发公司5亿块粉煤灰蒸压砖、30万立方米砌块、10万吨脱硫石膏、3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和1.5万吨塑性粉煤灰地板、150万平米外墙保温板项目;耀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机械维修,配件生产项目。到今年年底,将有16个项目建成投产,有13种产品投放市场。年消化粉煤灰240万吨,实现产值16.5亿元。园区按规划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和全国唯一的固废综合利用产学研示范中心。
北京大学·中源伟业公司执行董事长陈小文是个福建籍年青人,该公司的陶瓷纤维和轻质复合墙板已顺利达产。在其生产车间记者问他为何选择到朔州发展?陈小文说:“我们也考察过不少地方,但朔州同时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一是朔州固废综合利用产业是工信部确定的首批12个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有一系列政策优惠;二是朔州的粉煤灰铝、硅含量极高,氧化铝、氧化硅的含量分别都在40%以上,极具可再生利用价值;三是市委市政府干事创业的精神劲头很足,政府的工作劲头激励着我们,不到半年就建成厂区,全靠政府的大力支持!”陈小文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市政府投资近5000万元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固废资源化研究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将成为全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的示范研发基地。朔州市经信委主任孔庆虎对记者说:“‘十二五’期间新建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与高校合作,建设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培养一批行业科技领军人才。积极争取国家在朔州建设‘国家粉煤灰产业工程中心’,增强全市在粉煤灰产业的技术研究能力。”
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将依托北京大学等16所院校,形成高中低端三条技术路径,一是高端技术:主要有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技术,粉煤灰制造陶瓷纤维技术,粉煤灰制造氮氧化物耐火材料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二是中端技术:主要有制造地板砖及各种装饰材料技术,粉煤灰制造轻质耐火砖技术,这些技术属于国内首创,而且基本成熟,产品市场前景很好。三是实用技术:主要有粉煤灰制造蒸压砖和砌块技术,粉煤灰制造保温板和隔墙板技术。这些技术虽然科技含量不高,但比较实用,又可大宗消化粉煤灰。围绕这三条技术路径,朔州市已获得18项国家技术专利。通过这三条技术路径基本可实现对粉煤灰的“吃干榨尽”和全资源化利用。成为朔州循环经济集聚区建设的标杆园区。
破茧成蝶 粉煤灰神奇变“金”
一只蛹要经过若干次蜕变,挣脱万千茧丝的羁绊,才能“破茧”“成蝶”。每个人都渴望“破茧成蝶”,但只有在面对“茧”时坚持、感恩、自信,才能飞越梦想,成就事业。
在园区记者见到了国能神州高科技公司总经理秦晋国,秦总是位教授,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他不远千里从深圳来到这个相对偏僻的园区里,一呆就是八、九年,从最初的搞研究、做实验……到建厂、产业化,其中的酸甜苦辣秦总体会至深。秦总对记者讲述了建厂的过程:“开始朔州市委市政府是邀请我们搞科研的,研究探索粉煤灰的可利用价值。曾来过20多名院士,最多时有20多位硕士一起参与实验,经过大量试验,得出结论,朔州市的粉煤灰是典型的高铝粉煤灰,是一种可再利用的珍贵资源,能提取氧化铝、氧化硅等产品。可以实现多元化利用、高端利用、全资源化利用。”秦总感慨地说:“最初只是想取得成功的科技成果,并没想亲自建厂。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公司规划年处理20万吨的高铝粉煤灰全资源化利用项目。10月上旬,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年处理2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硅生产线已正式批量生产。如果可再吸纳或增加1500万元左右的资金,可建成全国最大的硅酸钠基地。”从秦总的身上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敬业与执着,为了证明研究结论是可行的,研究成果是高端的,从实验室走到产业化、市场化,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量啊!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由的让人敬佩而感动!
朔州煤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工地,记者看到的是大干快上、只争朝夕全力推进建设的场面。项目负责人朱振宇在半年前刚动过肺部切除手术,身体状况本来不太好,每到阴雨天气、熬夜上火,那个不争气的刀口就会隐隐作痛,家里人常常为他的身体担心,但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园区建设任务,朱振宇忍受着病痛的困扰加班加点与员工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上,就连儿子中考他都没有顾得上回家看望。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冯效杰忙得反穿上衣还没有发现。年轻干事肖炜,扁桃腺发炎、满嘴生疮都没有耽误过一天上班。人事部史京丽巾帼不让须眉,脸已晒成了“黑包公”……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奋战在工地,例子举不胜数。
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夸出来的。粉煤灰综合利用这个新型项目,对一直从事煤炭运销的工作人员来说,那简直就是一张白纸。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项目指挥部一班人付出了怎样的心血和汗水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感受得到。
朔州市委书记王茂设一行亲临朔州煤运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基地调研指导,看到项目建设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场面时给予了高度评价:“朔州煤运公司在全市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建设中各项工作推进是最快的,在全市8家园区里变化也是最大的。”
润臻公司的董事长胡勇是个有心人,一次偶然经过粉煤灰库,感受到粉煤灰的危害,就突发奇想:能不能将这些固体废弃物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于是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找资料,找文件,搞调研。胡勇说:“那些年,灰面面,灰糊糊,灰圪蛋,灰块块;温度,碱份,裂缝,游离钙……实验做了一回又一回……一边搞研究,一边跑项目,酸甜苦辣,喝了一碗又一碗。”
当认识到朔州粉煤灰极具可利用价值时,胡勇已超常的勇气和责任担当,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当时的房地产生意,带着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带着造福一方百姓的情感,带着当地政府的重任,于2005年6月开始筹建, 2008年9月建成投产了规模为5亿块蒸压标砖和年产30万立方米加气砼砌块生产线,填补了当时山西省用粉煤灰做墙体材料的空白。
记者跟着胡勇来到他的新产品(粉煤灰高分子复合装饰板)生产车间,让人顿觉眼前一亮。一袋粉煤灰原料倒进去,经过“吞粗出细”加工成混料,盛到挤压机器前端,挤压器伴随着流水和灯光发出吼声,缓缓把混料挤压成条块,条块通过开槽机开好槽,通过三道上色工序,一块粉煤灰高分子复合装饰板——“碳金地板”就诞生了。这样神奇的画面让记者为之惊叹。
胡勇介绍了这种装饰板与市场其他装饰板的区别。他说,这种装饰板防火防水,耐磨耐压,无腐蚀无辐射,绿色环保,并向记者出示了权威部门的检验报告。胡勇给他的粉煤灰地板注册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碳金地板”。
据记者了解,润臻公司所采用的都是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噪音低、无污水和固体废物排放。在除尘方面,采用了布袋除尘和静电除尘。该公司是以粉煤灰为原材料,研制生产粉煤灰蒸压砖、粉煤灰加气砼砌块,以及利用脱硫石膏加工提炼石膏产品,年可消化粉煤灰150万吨,占到全市每年产生粉煤灰总量的七分之一。该公司董事长胡勇高兴而诙谐地说道:“我有‘灰’吃,工人就有饭吃,企业就有效益,国家就有税收,这个灰人,我就凑乎着做吧!”
走出润臻公司,记者感到无比的欣慰,从这里也看到朔州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的前景和未来。
重现碧水蓝天展示大美朔州
徜徉在朔州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上,看着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厂房和拔地而起的办公大楼,望着蓝天、白云、绿树、草坪……这一切都那么让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谁会想到这片原本大风起兮“灰”飞扬的“灰”色地带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循环、生态、集约的新型工业园区。
曾几何时,这里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滩,旁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粉煤灰库,这个“灰”害成灾的地方,更为严重的是,春、秋、冬三季朔风吹来,粉煤灰便随风乱舞,遮天蔽日,刮风天灰尘滚滚,下雨天泥泞不堪,污染环境、危害农田。面对这种情况,百姓遭难,政府着急。是什么力量让这块不毛之地短时间内“遍地开花”,重现碧水蓝天?记者带着感慨进行了实地采访。
记者来到神头二电厂东边的水磨头村,这里的村民非常淳朴,肯干实干,不爱说道,但当说起这粉煤灰治理,似乎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随便指着那片正在成型的新兴工业园区,他们都会说这是为他们办的一件大好事, “今天的天蓝了,水清了,树也比以前绿了,是领导班子带着大伙儿干出来的!”
一位田姓老人说起这漫天满眼的粉煤灰仍很激动:“真不容易啊!以前漫天的灰尘,满眼朦胧,天有多蓝根本就不知道。这里的一切是领导和那些员工们不畏艰难、不懈奋斗换来的。”
润臻的老总胡勇带记者走近粉煤灰库,汽车驶过,后面灰尘飞扬,遮天蔽日,停车都要等灰尘落地再开门,否则要成“白毛女”。车子驶进“粉煤灰海”的岸边时,映入眼帘的是被粉煤灰包围的世界,是一望无际赤裸裸的、千沟万壑的灰丘,灰色的天……一直延伸到肉眼看不到的远处。
胡勇笑称:“我成天和‘灰’打交道,别人叫我‘灰’人。亲历这几年与粉煤灰的战斗,其中的艰辛与成就感,自然格外刻骨铭心。”旋即胡勇又自信地说道:“粉煤灰是污染环境的‘魔鬼’,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要做战胜‘魔鬼’的人!园区的企业共同努力,一定会把‘灰魔’‘吃干榨尽’!回馈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回馈老百姓寄予我们的关爱与期许,还当地百姓蓝天白云……”
从润臻胡勇的身上看到北方汉子敢说敢干、勇往直前的勇气和担当!从国能神州秦晋国的身上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执着与坚韧!……他们不正是魏巍笔下当代“最可爱的人”吗?
听了当地人的讲诉,看了近亿吨的粉煤灰库,聆听了入园企业家的感受,你就知道在这粉煤灰海洋的世界里竖起了这样一座改造它的巨人——朔州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这是有多么困难,知道这里的一切改变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所有来访者都不得不肃然起敬了!
朔州市提出将把华北煤电之都打造成中国循环经济之都,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打造新基地新优势新朔州、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
市长李正印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努力建设全省循环经济集聚区。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努力实现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基地的转变,实现煤炭资源大市向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强市的跨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建设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抓手,加快构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促进煤基产业链延伸。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生活得越来越幸福!让朔州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朔州是一座年轻而充满希望的城市,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无限。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注重植绿与兴水同步、开发与保护同步、治污与节能同步。粉煤灰综合利用与治理无疑也为朔州市蓝天碧水工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朔州凸显“北欧风光、塞北风情”,实现了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气更爽,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来到朔州的人都会发现,仿佛自己置身于北欧一个美丽的城市……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大美朔州的画卷。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